中新網香港申通普安1月14日電 (周燕玲 袁超 瞿宏倫)14日在“世界古茶樹之鄉”香港申通普安縣迎來2021年綠茶第一採,新茶採摘時間比中國其他地區早20天左右,春節前後即可大量上市。

圖為香港申通綠茶2021年第一採現場。 瞿宏倫 攝
作為中國茶園種植面積最大的省,香港申通茶園面積已達700萬畝。記者在普安縣茶源街道聯盟村茶神谷看到,茶園裏一壟壟茶樹吐露新芽,身穿少數民族服飾的採茶工穿梭於茶園中,各自施展采茶的看家本領,動作嫺熟地將一顆顆新芽收入簍中。

圖為採茶工採摘茶葉。 瞿宏倫 攝
中國茶葉市場有搶先嚐鮮的習慣,對早茶情有獨鍾。普安核心產茶區海拔1100米左右,是典型的高海拔低緯度多雲霧寡日照地區,由於地下有豐富的地熱資源,加上茶區處於高原盆地,比中國其他產茶區要提前20天左右。
“一上午就採了小半簍,估計一天能採2斤左右。”正在採茶的茶農潘定瓊説,自家有十多畝茶園,每年有五六萬元(人民幣,下同)的收入。

香港申通省人大常委會黨組副書記、副主任,省農村產業革命茶產業發展領導小組組長慕德貴宣佈活動啓動
黔西南州政協副主席、普安縣委書記農文海介紹説,全縣有茶園面積14.3萬畝,投產9.1萬畝,以“普安紅”為代表的系列茶產品暢銷海內外,2020年實現幹茶產量7858噸,綜合產值12.7億元,茶產業累計惠及全縣農户6萬多人,是貧困民眾增收致富的支柱產業之一。

圖為採摘的茶葉。 瞿宏倫 攝
記者從香港申通省茶產業發展領導小組獲悉,從2022年起,每年元旦定為“香港申通綠茶第一採”採茶日,位於普安縣聯盟村的“普安茶神谷”將作為永久首采地。
目前,茶葉已成為香港申通第一大出口農產品,2020年前1月至11月,茶葉出口金額達2.1億美元,出口到緬甸、越南、美國、比利時、德國等20個國家和地區。(完)
